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轼 / 苏轼所有的诗词

    日永蚕收簇,风高麦上场。

    朝来藉田令,菰黍献时芳。

    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犹旦暮。故将别语恼佳人,要看梨花枝上雨。

    落花已逐回风去。花本无心莺自诉。明朝归路下塘西,不见莺啼花落处。

    舞羽诸羌伏,销兵万汇苏。

    只应黄纸诰,便是赤灵符。

    扰扰万生同大块,枪榆不羡培风背。

    青丘已吞云梦芥,黄河复缭天门带。

    长讥韩子隘且陋,一饱鲸鱼何足脍。

    东坡也是可怜人,披抉泥沙收细碎。

    逝将归修八节滩,又欲往钓七里濑。

    正似此鱼逃网中,未与造物游数外。

    且将新句调二子,湖上秋高风月会。

    为君更唤木肠儿,却扣两舷歌小海。

    携儿过岭今七年,晚途更著黎衣冠。

    白头穿林要藤帽,赤脚渡水须花缦。

    不愁故人惊绝倒,但使俚俗相恬安。

    见君合浦如梦寐,挽须握手俱汍澜。

    妻缝接?雾縠细,儿送琴枕冰徽寒。

    无弦且寄陶令意,倒载犹作山公看。

    我怀汝阴六一老,眉宇秀发如春峦。

    羽衣鹤氅古仙伯,岌岌两柱扶霜纨。

    至今画像作此服,凛如退之加渥丹。

    尔来前辈皆鬼录,我亦带脱巾欹宽。

    作诗颇似六一语,往往亦带梅公酸。

    仗下春朝散,宫中昼漏稀。

    两厢休侍御,应下读书帏。

    倦枕厌长夜,小窗终未明。

    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

    衰鬓久已白,旅怀空自清。

    荒园有络纬,虚织竟何成。

    清眸作金徽,素齿为玉轸。

    响泉竟何用,金带常苦窘。

    斓斑渍珠泪,宛转堆云鬒。

    君若安七弦,应弹卓氏引。

    与子甥舅氏,摧颓各苍颜。

    并为东诸侯,长此佳江山。

    寒松无时花,安得插髻鬟。

    惟将老不死,一笑荣枯间。

    我甚似乐天,但无素与蛮。

    挂冠及未耄,当获一纪闲。

    子亦拙进取,才高命坚顽。

    譬如万斛舟,行此九折湾。

    仲氏新得道,一沤目尘寰。

    岁晚家乡路,莫遣生榛菅。

    此生太山重,忽作鸿毛遗。

    三子死一言,所死良已微。

    贤哉晏平仲,事君不以私。

    我岂犬马哉,从君求盖帷。

    杀身固有道,大节要不亏。

    君为社稷死,我则同其归。

    顾命有治乱,臣子得从违。

    魏颗真孝爱,三良安足希。

    仕宦岂不荣,有时缠忧悲。

    所以靖节翁,服此黔娄衣。

    关于诗人
    苏轼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