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轼 / 苏轼所有的诗词

    二年阅三州,我老不自惜。

    团团如磨牛,步步踏陈迹。

    岂知世外人,长与鱼鸟逸。

    老芝如云月,炯炯时一出。

    比年三见之,常若有所适。

    逝将走庐阜,计阔道愈密。

    吾生如寄耳,出处谁能必。

    江南千万峰,何处访子室。

    百年六十化,念念竟非是。

    是身如虚空,谁受誉与毁。

    得酒未举杯,丧我固忘尔。

    倒床自甘寝,不择菅与绮。

    商也哀未忘,岁月忽已秋。祥琴虽未调,馀悲不敢留。

    矧此乃韵语,未入金石流。羲之生五子,总角出银沟。

    吾家有二许,下笔两不休。君言不能诗,此语人信不?

    千钟斯为尧,百榼斯为丘。陋矣陶士衡,当以大白浮。

    酒中那有失,醉则不惊鸥。明当罚二子,已洗两玉舟。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

    新月生魄迹未安,才破五六渐盘桓。

    今夜吐艳如半璧,游人得向三更看。

    三更向阑月渐垂,欲落未落景特奇。

    明朝人事谁料得,看到苍龙西没时。

    苍龙已没牛斗横,东方芒角升长庚。

    渔人收筒及未晓,船过惟有菰蒲声。

    (湖上禁渔,皆盗钓者也。)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湖光非鬼亦非仙,风恬浪静光满川。

    须臾两两入寺去,就视不见空茫然。

    顷者大雪年,海派翻玉英。

    有士常痛饮,饥寒见真情。

    床头有败榼,孤坐时一倾。

    未能平体粟,且复浇肠鸣。

    脱衣裹冻酒,每醉念此生。

    西山烟雨卷疏帘,北户星河落短檐。

    不独江天解空阔,地偏心远似陶潜。

    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君看道傍石,尽是补天馀。

    庭下梧桐树,三年三见汝。

    前年适汝阴,见汝鸣秋雨。

    去年秋雨时,我自广陵归。

    今年中山去,白首归无期。

    客去莫叹息,主人亦是客。

    对床定悠悠,夜雨空萧瑟。

    起折梧桐枝,赠汝千里行。

    重来知健否,莫忘此时情。

    芙蓉在秋水,时节自阖开。

    清风亦何意,入我芝兰怀。

    一随采折去,永与江湖乖。

    断丝不复续,斗水何足栖。

    不如玉井莲,结根天池泥。

    感此每自慰,吾事幸不谐。

    醉中有归路,了了初不迷。

    乘流且复逝,抵曲吾当回。

    关于诗人
    苏轼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