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轼 / 苏轼所有的诗词

    清飙已拂林,积水渐收潦。

    溪边野芙蓉,花水相媚好。

    坐看池莲尽,独伴霜菊槁。

    幽姿强一笑,暮景迫摧倒。

    凄凉似贫女,嫁晚惊衰早。

    谁写少年容,樵人剑南老。

    嘉祐中,予与子由同举制策,寓居怀远驿,时年二十六,而子由二十三耳。

    一日,秋风起,雨作,中夜翛然,始有感慨离合之意。

    自尔宦游四方,不相见者十常七八。

    每夏秋之交,风雨作,木落草衰,辄凄然有此感,盖三十年矣。

    元丰中,谪居黄冈,而子由亦贬筠州,尝作诗以记其事。

    元祐六年,予自杭州召还,寓居子由东府,数月复出领汝阴,时予年五十六矣,乃作诗,留别子由而去。

    床头枕驰道,双阙夜未央。

    车毂鸣枕中,客梦安得长。

    新秋入梧叶,风雨惊洞房。

    独行惭月影,怅焉感初凉。

    筮仕记怀远,谪居念黄冈。

    一往三十年,此怀未始忘。

    扣门呼阿同,(子由,一字同叔。)安寝已太康。

    青山映华发,归计三月粮。

    我欲自汝阴,径上潼江章。

    想见冰槃中,石密与柿霜。

    (予欲请东川而归,二物皆东川所出。)怜子遇明主,忧患已再尝。

    报国何时毕,我心久已降。

    妙龄驰誉百夫雄,晚节忘怀大隐中。

    悃愊无华真汉吏,文章尔雅称吾宗。

    趋时肯负平生志,有子还应不死同。

    惟我闲思十年事,数行老泪寄西风。

    投绂归来万事轻,消磨未尽只风情。

    旧因莼菜求长假,新为杨枝作短行。

    不祷自安缘寿骨,苦藏难没是诗名。

    浅斟杯酒红生颊,细琢歌词稳称声。

    蜗壳殳卜居心自放,蝇头写字眼能明。

    盛衰阅过君应笑,宠辱年来我亦平。

    跪履数従圯下老,逸书闲问济南生。

    东风屈指无多日,只恐先春鶗鴂鸣。

    长明灯下石栏干,长共松杉守岁寒。

    叶厚有棱犀甲健,花深少态鹤头丹。

    久陪方丈曼陀雨,羞对先生苜蓿盘。

    雪里盛开知有意,明年开後更谁看。

    破匣哀呜出素虯,倦看鶂鶂听呦呦。

    明朝只恐兼烹鹤,此去还须却佩牛。

    便可先呼报恩子,不妨仍带醉乡侯。

    他年万骑归应好,奈有移文在故丘。

    余杭自是山水窟,仄闻吴兴更清绝。

    湖中桔林新著霜,溪上苕花正浮雪。

    顾渚茶牙白于齿,梅溪木瓜红胜颊。

    吴儿鲙缕薄欲飞,未去先说馋涎垂。

    亦知谢公到郡久,应怪杜牧寻春迟。

    鬓丝只好封禅榻,湖亭不用张水嬉。

    居杭积五岁,自意本杭人。

    故山归无家,欲卜西湖邻。

    良田不难买,静士谁当亲。

    髯张既超然,老潜亦绝伦。

    李子冰玉姿,文行两清淳。

    归従三人游,便足了此身。

    公堤不改作,姥岭行开新。

    幽梦随子去,松花落衣巾。

    蜀江久不见沧浪,江上枯槎远可将。

    去国尚能三犊载,汲泉何爱一夫忙。

    崎岖好事人应笑,冷淡为欢意自长。

    遥想纳凉清夜永,窗前微月照汪汪。

    千年古木卧无梢,浪卷沙翻去似瓢。

    几度过秋生藓晕,至今流润应江潮。

    泫然疑有蛟龙吐,断处人言霹雳焦。

    材大古来无适用,不须郁郁慕山苗。

    梅梢春色弄微和,作意南枝剪刻多。

    月黑林间逢缟袂,霸陵醉尉误谁何。

    关于诗人
    苏轼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