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黄节 / 黄节所有的诗词

    病怯奇寒起更慵,夜来风雪满吴淞。

    残炉烬落光初蜕,小阁窗疏冷未缝。

    百计安心殊亦误,有身为患适何从。

    萧条归梦催年事,卧听江船报晓钟

    寻常遭遇不常情,费尽人才作赋声。

    我似武乡增一叹,却怜元直死彭城

    风飘残雪沪江干,忆汝家山骨未寒。

    万里沧波无梦到,一缄尘迹隔年看。

    只馀母妹平安语,信有诗书付托难。

    谁谓北征愁杜子,瘦妻痴女尚为欢

    国计身谋未尽言,又倾残泪入离樽。

    明朝送别归高士,一醉灯前似邴原

    又去吴淞作海行,万流回首只凄清。

    樯灯倒照鲛人出,天幕低张鱼火明。

    远客一舟同契阔,归航三日过零丁。

    逢山便就帆师问,不报东南近有兵

    沧海桑田剩此身,欲论天下更何人。

    潇潇风雨鸡鸣夜,但觉高歌有鬼神

    式闾过里独彷徨,尽日追寻到此乡。

    一族义声存废灶,孤臣词赋痛浮湘。

    更谁真意紬诗外,不减春阴过夕阳。

    我愧长沙能作赋,摄衣来拜道援堂

    岭外逢君脱宝刀,兰莸无并恨芳膏。

    林宗已老申屠隐,尘世何如独立高

    西北经营似有无,荒原草木待昭苏。

    事难语世终多佚,名已从僧且易芜⑴。

    着述尚闻传大岭⑵,丛残曾见落三吴⑶。

    载凭遗像殷殷祝,自有精心在八区

    兴亡静托渔樵话,尽是当年束手人。

    莫向媚香楼下过,桃花如雨又残春

    关于诗人
    黄节

    黄节

    黄节(1873—1935),广东省广州府顺德县人(今属广东佛山市顺德区)。清末在上海与章太炎、马叙伦等创立国学保存会,刊印《风雨楼丛书》,创办《国粹学报》。民国成立后加入南社,长居北京,袁世凯复辟帝制期间,黄节频频撰文抨击,致遭忌恨。此后,不再从事新闻舆论工作,专心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1917年,受聘为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专授中国诗学。1922年拒任北洋政府秘书长,后曾担任过一年的广东省教育厅厅长兼通志馆馆长。因对时局不满,在1929年辞职,仍回北京大学,同时兼任清华大学研究院导师。1935 年1 月24 日在北京病逝,归葬广州白云山御书阁畔。
    黄节以诗名世,与梁鼎芬、罗瘿公、曾习经合称“岭南近代四家”。著有《蒹葭楼诗》2 卷,作品风格既有唐诗的文采风华,又有宋词的骨格峭健,刚柔并美,人称“唐面宋骨”,其中七律尤为出色。著有《诗学》《诗律》《诗旨纂辞》《变雅》《汉魏乐府风笺》《魏文帝魏武帝诗注》《曹子建诗注》《阮步兵诗注》《鲍参军诗注集说》《谢康乐诗注》《谢宣城诗注》《顾亭林诗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