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杜甫 / 杜甫所有的诗词

    我经华原来,不复见平陆。北上唯土山,连山走穷谷。

    火云无时出,飞电常在目。自多穷岫雨,行潦相豗蹙。

    蓊匌川气黄,群流会空曲。清晨望高浪,忽谓阴崖踣。

    恐泥窜蛟龙,登危聚麋鹿。枯查卷拔树,礧磈共充塞。

    声吹鬼神下,势阅人代速。不有万穴归,何以尊四渎。

    及观泉源涨,反惧江海覆。漂沙坼岸去,漱壑松柏秃。

    乘陵破山门,回斡裂地轴。交洛赴洪河,及关岂信宿。

    应沈数州没,如听万室哭。秽浊殊未清,风涛怒犹蓄。

    何时通舟车,阴气不黪黩。浮生有荡汩,吾道正羁束。

    人寰难容身,石壁滑侧足。云雷此不已,艰险路更跼.

    普天无川梁,欲济愿水缩。因悲中林士,未脱众鱼腹。

    举头向苍天,安得骑鸿鹄。

    东渚雨今足,伫闻粳稻香。上天无偏颇,蒲稗各自长。

    人情见非类,田家戒其荒。功夫竞搰搰,除草置岸旁。

    谷者命之本,客居安可忘。青春具所务,勤垦免乱常。

    吴牛力容易,并驱动莫当。丰苗亦已穊,云水照方塘。

    有生固蔓延,静一资堤防。督领不无人,提携颇在纲。

    荆扬风土暖,肃肃候微霜。尚恐主守疏,用心未甚臧。

    清朝遣婢仆,寄语逾崇冈。西成聚必散,不独陵我仓。

    岂要仁里誉,感此乱世忙。北风吹蒹葭,蟋蟀近中堂。

    荏苒百工休,郁纡迟暮伤。

    石城除击柝,铁锁欲开关。鼓角悲荒塞,星河落曙山。

    巴人常小梗,蜀使动无还。垂老孤帆色,飘飘犯百蛮。

    愧为湖外客,看此戎马乱。中夜混黎氓,脱身亦奔窜。

    平生方寸心,反掌帐下难。呜呼杀贤良,不叱白刃散。

    吾非丈夫特,没齿埋冰炭。耻以风病辞,胡然泊湘岸。

    入舟虽苦热,垢腻可溉灌。痛彼道边人,形骸改昏旦。

    中丞连帅职,封内权得按。身当问罪先,县实诸侯半。

    士卒既辑睦,启行促精悍。似闻上游兵,稍逼长沙馆。

    怜好彼克修,天机自明断。南图卷云水,北拱戴霄汉。

    美名光史臣,长策何壮观。驱驰数公子,咸愿同伐叛。

    声节哀有馀,夫何激衰懦。偏裨表三上,卤莽同一贯。

    始谋谁其间,回首增愤惋。宗英李端公,守职甚昭焕。

    变通迫胁地,谋画焉得算。王室不肯微,凶徒略无惮。

    此流须卒斩,神器资强干。扣寂豁烦襟,皇天照嗟叹。

    今夕何夕岁云徂,更长烛明不可孤。咸阳客舍一事无,

    相与博塞为欢娱。冯陵大叫呼五白,袒跣不肯成枭卢。

    英雄有时亦如此,邂逅岂即非良图。

    君莫笑刘毅从来布衣愿,家无儋石输百万。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尝读唐实录,国家草昧初。刘裴建首义,龙见尚踌躇。

    秦王拨乱姿,一剑总兵符。汾晋为丰沛,暴隋竟涤除。

    宗臣则庙食,后祀何疏芜。彭城英雄种,宜膺将相图。

    尔惟外曾孙,倜傥汗血驹。眼中万少年,用意尽崎岖。

    相逢长沙亭,乍问绪业馀。乃吾故人子,童丱联居诸。

    挥手洒衰泪,仰看八尺躯。内外名家流,风神荡江湖。

    范云堪晚友,嵇绍自不孤。择材征南幕,湖落回鲸鱼。

    载感贾生恸,复闻乐毅书。主忧急盗贼,师老荒京都。

    旧丘岂税驾,大厦倾宜扶。君臣各有分,管葛本时须。

    虽当霰雪严,未觉栝柏枯。高义在云台,嘶鸣望天衢。

    羽人扫碧海,功业竟何如。

    南溪老病客,相见下肩舆。近发看乌帽,催莼煮白鱼。

    宅中平岸水,身外满床书。忆尔才名叔,含凄意有馀。

    掖垣竹埤梧十寻,洞门对霤常阴阴。落花游丝白日静,

    鸣鸠乳燕青春深。腐儒衰晚谬通籍,退食迟回违寸心。

    衮职曾无一字补,许身愧比双南金。

    天寒霜雪繁,游子有所之。岂但岁月暮,重来未有期。

    晨发赤谷亭,险艰方自兹。乱石无改辙,我车已载脂。

    山深苦多风,落日童稚饥。悄然村墟迥,烟火何由追。

    贫病转零落,故乡不可思。常恐死道路,永为高人嗤。

    关于诗人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