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杜甫 / 杜甫所有的诗词

    丹雀衔书来,暮栖何乡树。骅骝事天子,辛苦在道路。

    司直非冗官,荒山甚无趣。借问泛舟人,胡为入云雾。

    与子姻娅间,既亲亦有故。万里长江边,邂逅一相遇。

    长卿消渴再,公干沉绵屡。清谈慰老夫,开卷得佳句。

    时见文章士,欣然澹情素。伏枕闻别离,畴能忍漂寓。

    良会苦短促,溪行水奔注。熊罴咆空林,游子慎驰骛。

    西谒巴中侯,艰险如跬步。主人不世才,先帝常特顾。

    拔为天军佐,崇大王法度。淮海生清风,南翁尚思慕。

    公宫造广厦,木石乃无数。初闻伐松柏,犹卧天一柱。

    我瘦书不成,成字读亦误。为我问故人,劳心练征戍。

    户外昭容紫袖垂,双瞻御座引朝仪。香飘合殿春风转,

    花覆千官淑景移。昼漏希闻高阁报,天颜有喜近臣知。

    宫中每出归东省,会送夔龙集凤池。

    此堂存古制,城上俯江郊。落构垂云雨,荒阶蔓草茅。

    柱穿蜂溜蜜,栈缺燕添巢。坐接春杯气,心伤艳蕊梢。

    英灵如过隙,宴衎愿投胶。莫问东流水,生涯未即抛。

    秋风袅袅动高旌,玉帐分弓射虏营。

    已收滴博云间戍,欲夺蓬婆雪外城。

    四海十年不解兵,犬戎也复临咸京。失道非关出襄野,

    扬鞭忽是过胡城。豺狼塞路人断绝。烽火照夜尸纵横。

    天子亦应厌奔走,群公固合思升平。但恐诛求不改辙,

    闻道嬖孽能全生。江边老翁错料事,眼暗不见风尘清。

    鄙夫行衰谢,抱病昏忘集。常时往还人,记一不识十。

    程侯晚相遇,与语才杰立。熏然耳目开,颇觉聪明入。

    千载得鲍叔,末契有所及。意钟老柏青,义动修蛇蛰。

    若人可数见,慰我垂白泣。告别无淹晷,百忧复相袭。

    内愧突不黔,庶羞以赒给。素丝挈长鱼,碧酒随玉粒。

    途穷见交态,世梗悲路涩。东风吹春冰,泱莽后土湿。

    念君惜羽翮,既饱更思戢。莫作翻云鹘,闻呼向禽急。

    老夫卧稳朝慵起,白屋寒多暖始开。江鹳巧当幽径浴,

    邻鸡还过短墙来。绣衣屡许携家酝,皂盖能忘折野梅。

    戏假霜威促山简,须成一醉习池回。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

    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

    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王谢风流远,阖庐丘墓荒。

    剑池石壁仄,长洲荷芰香。嵯峨阊门北,清庙映回塘。

    每趋吴太伯,抚事泪浪浪。枕戈忆勾践,渡浙想秦皇。

    蒸鱼闻匕首,除道哂要章。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

    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

    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

    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冈。射飞曾纵鞚,引臂落鹙鶬.

    苏侯据鞍喜,忽如携葛强。快意八九年,西归到咸阳。

    许与必词伯,赏游实贤王。曳裾置醴地,奏赋入明光。

    天子废食召,群公会轩裳。脱身无所爱,痛饮信行藏。

    黑貂不免敝,斑鬓兀称觞。杜曲晚耆旧,四郊多白杨。

    坐深乡党敬,日觉死生忙。朱门任倾夺,赤族迭罹殃。

    国马竭粟豆,官鸡输稻粱。举隅见烦费,引古惜兴亡。

    河朔风尘起,岷山行幸长。两宫各警跸,万里遥相望。

    崆峒杀气黑,少海旌旗黄。禹功亦命子,涿鹿亲戎行。

    翠华拥英岳,螭虎啖豺狼。爪牙一不中,胡兵更陆梁。

    大军载草草,凋瘵满膏肓。备员窃补衮,忧愤心飞扬。

    上感九庙焚,下悯万民疮。斯时伏青蒲,廷争守御床。

    君辱敢爱死,赫怒幸无伤。圣哲体仁恕,宇县复小康。

    哭庙灰烬中,鼻酸朝未央。小臣议论绝,老病客殊方。

    郁郁苦不展,羽翮困低昂。秋风动哀壑,碧蕙捐微芳。

    之推避赏从,渔父濯沧浪。荣华敌勋业,岁暮有严霜。

    吾观鸱夷子,才格出寻常。群凶逆未定,侧伫英俊翔。

    扶病送君发,自怜犹不归。只应尽客泪,复作掩荆扉。

    江汉故人少,音书从此稀。往还二十载,岁晚寸心违。

    马上谁家薄媚郎,临阶下马坐人床。

    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

    关于诗人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