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梅尧臣 / 梅尧臣所有的诗词

    闻买沧浪水,遂作沧浪人。

    置亭沧浪上,日与沧浪亲。

    宜曰沧浪叟,老向沧浪滨。

    沧浪何处是,洞庭相与邻。

    竹树种已合,鱼蟹时可缗。

    春羹芼白菘,夏鼎烹紫蓴。

    黄柑摘霜晚,香稻炊玉新。

    行吟招隐诗,懒戴醉中巾。

    忧患两都忘,还往谁与频。

    昨得滁阳书,语彼事颇真。

    曩子初去国,我勉勿迷津。

    四方不可之,中土百物淳。

    今子居所乐,岂不远埃尘。

    被发异泰伯,结客非春申。

    莫与吴俗尚,吴俗多文身。

    蛟龙刺两股,未变此遗民。

    读书本为道,不计贱与贫。

    当须化闾里,庶使礼义臻。

    坟冢遍青山,高低占原谷。

    向来路已荒,今迷问樵牧。

    涉水到云林,隔岗闻近哭。

    沃酒白杨下,悲风何飋飋。

    雨止梨园残,鸠声在茅屋。

    欲居江上山,试与问京岘。

    尝观鲍家诗,心慕已不浅。

    行当卜结庐,依农事清亩。

    傍葬吾先妻,同穴晚未免。

    买谷勿险深,求冈要平显。

    松竹应所宜,蒿莱预教翦。

    我志决不移,君言幸须践。

    板与曾至郑,灵輤此归周。

    行哭人增慕,凝笳月正秋。

    九原开祔穴,故土覆新丘。

    岁晏寒松下,茅苫孝子留。

    百菓各甘酸,或由人所植。

    木瓜闻卫诗,赠好非玉色。

    投此琼玖报,盖重车马饰。

    贵贱今既殊,凌纸字翕赩。

    一一如明珠,自得见安格。

    复何备国风,庶亦见王泽。

    捧之为重赐,诵已乃忘食。

    幸资药品用,少助宣调力。

    南土加文章,州异肥瘠。

    公将和鼎餗,微意愿寻绎。

    许有卢娘能画竹,重抹细拖神且速。

    如将石上萧萧枝,生向笔间天意足。

    战叶斜尖点映间,透势虚黍断还续。

    粉节中心岂可知,淡墨分明在君目。

    野水双纹翼,云萝谩自媒。

    惊飞带波起,行啑拂萍开。

    暖日浮还没,寒汀去复来。

    王乔如可挹,仙舄此徘徊。

    城下汉江流,沧波照鬓秋。

    山川包楚塞,风物似荆州。

    试听清砧发,何如画角愁。

    遥知绝戎笔,水味有槎头。

    百果各甘酸,或由人所植。木瓜闻卫诗,赠好非玉色。

    投此琼玖报,盖重车马饰。贵贱今既殊,凌纸字翕赩。

    一一如明珠,自得见安格。复何备国风,庶亦见王泽。

    捧之为重赐,诵已乃忘食。幸资药品用,少助宣调力。

    南土加文章,中州异肥瘠。公将和鼎餗,微意愿寻绎。

    山下溪流照城郭,幽庭柏子风自落。

    古坛苍藓少人行,不见双凫见黄雀。

    关于诗人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