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梅尧臣 / 梅尧臣所有的诗词

    秦爱商於地,信美洛水南。

    银铅与丹砂,凿金民争贪。

    蜀客善制锦,当先务桑蚕。

    衣老以及少,使煦如春酣。

    摘蔬有笋蕨,钓庖有岩潭。

    颇同故乡味,将喜获所谙。

    清川夜流明月光,城上有乌啼女墙。

    月明不掩斗与气,鸟啼未归云点霜。

    霜寒月冷古时狱,下有苔蠹之雄鋩。

    水方轩眉大灵智,见我西北天门傍。

    自言昔有切玉宝,嗟今非後百链钢。

    用之补履亦何益,颖脱未如锥处囊。

    谁能为封华阴土,背负七星生焜煌。

    君去味我书此意,莫叹淮水来汤汤。

    竹里有清馆,寺中多藕花。

    日光穿岸脚,水影射檐牙。

    柱穴蜂归响,炉檀火过窊。

    已知民讼息,漉酒费巾纱。

    旧坟为润啮,新冢得山深。

    斩木来荒路,移松出近岑。

    黄鹂啼枣上,玉女问泉音。

    强作挽人唱,傥知哀感心。

    牛背双鸜鹆,烟陂共入时。

    草枯行解美,日晚趁群迟。

    闲载宁辞远,相鸣不间雌。

    初惊牧人去,飞上野桑枝。

    遥知溪上亭,秋水瀁泠泠。

    云影无时翠,岚光到底清。

    危楼喧晚鼓,惊鹭起寒汀。

    聊作渊明饮,临流酒易醒。

    青骊渡河水,侠气动刀环。

    入幕沙尘暗,临风鼓角闲。

    地形通栢谷,秋色满榆关。

    谁复轻儒者,难淹笔砚间。

    洛阳交旧里,过半已凋残。在昔义投漆,最先悲阖棺。

    谁知二纪水,重卜九原安。闻说塞门路,白杨风更寒。

    自我河桥来,清话殊未已。

    亟言阅通畴,晨驾遂遵彼。

    尺书忽见遗,经由皆可纪。

    草草始辞家,匆匆渡河水。

    前村客心速,入暮阴风起。

    修路隘且长,疲骖未能止。

    茅居聒夜舂,寒犬吠垆里。

    明发西北行,岗峦踰迤逦。

    丛蓁但蒙密,未见山中美。

    谷开逢邑闾,岂谓连都鄙。

    冠带一二同,麏麋左右比。

    问子奚所之,俛眉聊启齿。

    瞥往登天坛,烟云随步趾。

    傍临日观低,却望嵩丘迩。

    屑屑视尘埃,纷纷若蝼蚁。

    便有林壑心,期将荣宦委。

    我昔爱青苍,无时常徙倚。

    今朝羡君游,胜事空耸企。

    徒嗟黄绶身,莫接青霞轨。

    安得凭羽翰,幽怀寄如此。

    乞食非为贫,妻病妾且死。

    晨爨不暖釜,朝饭亦辍匕。

    遗我我所恤,食我我所耻。

    我耻曾我求,我恤宁我止。

    应乏岂在丰,赴义实未鄙,

    漂母殊下乡,为惠得终始。

    关于诗人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