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梅尧臣 / 梅尧臣所有的诗词

    平生少壮日,百事牵於情。

    今年辄五十,所向唯直诚。

    既不慕富贵,亦不防巧倾。

    宁为目前利,宁爱身後名。

    文史玩朝夕,操行蹈群英。

    下不以傲接,上下以意迎。

    众人欣立异,此心常自平。

    譬如先後花,结实秋共成。

    赵壹虽空囊,郑子岂其卿。

    二人贫且隐,高誉动天京。

    我迹固尚贱,我道未尝轻。

    力遵仁义涂,曷畏万里程。

    安能苟荣禄,扰扰复营营。

    近因丧已除,偶得存余生。

    强欲活妻子,勉焉事徂征。

    徂征江浦上,鸥鸟莫相惊。

    楚之襄王问於宋玉,玉时对以郢中歌。

    歌为白雪阳春曲,始唱千人和,

    再唱百人逐。至此和者才数人,

    乃知高调难随俗。後来感慨起危楼,

    足接浮云声出屋。中古客应无,

    怊怅鲲鱼孟诸宿。楼倾复构春又春,

    酒泻琉璃烹锦鳞。青山绕栏看不尽,

    眼穿荡桨石城人。去知何在,

    寒花雨歛自生嚬。今闻太守新梁栋,

    试选清喉可动尘。

    冷雨凝雪未成雪,潭空鱼寒归石穴。

    长篙扣穴倩鲤鱼,寄信山头来奠设。

    鱼传水鸟飞上山,山木槎槎乾吹咽。

    旋灰起角巫鼓鸣,漆俎铜盘颤牲血。

    瑟琶嘈嘈神降言,福汝佑汝无灾蘖。

    西向啐饮东向回,溪心却望山崔嵬。

    我昔在桐乡,伊人颇欣戴。

    今来佐洛南,事事为时背。

    自愧居下流,无能谢前辈。

    固乏横草功,当蒙及瓜代。

    且遗牒诉还,使用吏民爱。

    洗眼看旧书,怡然忘宇内。

    尔来器尔姑,清泪滴尘几。一闻在目言,不谓今则死。

    而犹意远行,所念当至止。秋风忽助嚎,万木欲摧毁。

    苍山自为门,呀豁异镌镵。路通石壁尽,潦起田穟陷。

    傍岭有结庐,潜潭净于鉴。闻之固欲往,久雨湿泥泥。

    莫陪太守车,然诺岂诳赚。遥遥桥上去,望望马犹站。

    畏滑不肯行,非关惜鞯䪌。

    宋日天王寺,梁时太子园。

    地犹随世变,物岂与人存。

    欲问移居意,还应避俗喧。

    相期唯有月,夜夜在高原。

    叹此微末迹,见公三十年。

    贵为天子相,能择大夫贤。

    东第门阑在,南州陇隧延。

    立碑思叔子,堕泪岘山前。

    蓓蕾树上花,莹絜昔婴女。

    春风不长久,吹落便归土。

    娇爱命亦然,苍天不知苦。

    慈母眼中血,未乾同两乳。

    庙蚃灵祠属二公,齐心相望切朱宫。绿渠缭绕壖垣水,广沼清泠涨殿风。

    已咏应麟来五畤,仍歌翔雁杂殊翁。遥知毕事期寻胜,尚问衰羸未厌穷。

    关于诗人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