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梅尧臣 / 梅尧臣所有的诗词

    往日送子春风前,春风酣酣杏正妍。

    今来送归秋风後,秋风搣搣沙满川。

    马鬣斜倾毛瑟缩,驭吏噤唫足後先。

    弊裘吹裂寒入骨,枯株磨戛火欲燃。

    忽逢古寺出岩腹,与君下马相留连。

    殿堂高下就山势,松柏森耸侵云巅。

    长廊落叶卷若扫,丈室垂幔翻如褰。

    像塑神母乳九子,抱携抚玩皆可怜。

    却令远客自生念,欲见幼稚心烦煎。

    拥炉对坐日昏黑,龛灯共借僧榻眠。

    虽然覆衣冷如铁,不及在家贫无氊。

    曲肱难寐要天晓,两股冻痹仍筋挛。

    桹桹残夜未鱼响,起看昴毕倾西躔。

    怒号斗息东方白,童仆整肃吾将还。

    老僧扫壁持笔砚,请予强此题岁年。

    出门并辔至山店,茅屋揭尽余尺椽。

    又据胡床一谈笑,君不解饮聊开筵。

    程次都无五百里,箧中可乏一囊钱。

    拂衣频起畏日昃,应恐慈母心悬悬。

    顾我便当江海去,却思此地何由缘。

    河湟宿兵地,劲勇天下闻。

    侵疆古甚炽,薄伐诗所云。

    往今势且异,利害理颇分。

    远以塘设险,遂轻甲屯云。

    昔传尝胆国,能破怒蛙军。

    越虽隔大江,吴遭若枯焚。

    实由持阻懈,抉目悲伍员。

    夫子负美才,议论高不群。

    况有令兄弟,今亦贰河汾。

    助守戒不虞,慎勿倚和獯。

    张侯为刺史,大族独此君。

    法明而不苛,可共饰以文。

    摆磨万木声,朝吼暮不止。

    吹沙作云飞,物状颜色死。

    还念江上山,落瀑鸣几里。

    茅茨松竹间,翠的门前水。

    下窥石穴鱼,出入数十尾。

    是时残照微,古路谁家子。

    羸马入烟林,区区何若此。

    昔笑今已迷,薄官正如彼。

    何当归去来,临流重洗耳。

    春风任恶花自笑,白浪不愁头已白。

    戢戢大船江浦边,昆仑五两谁非客。

    南方穷山多野鸟,百种巧口乘春鸣。

    深林参天不见日,满壑呼啸难识名。

    但依音响得其字,因与尔雅殊形声。

    我昔曾有禽言诗,粗究一二啼嚎情。

    苦竹冈头泥滑滑,君时最赏趣向精。

    余篇亦各有思致,恨未与尽众鸟评。

    君今山郡日无事,静听鸟语如交争。

    提壶相与来劝饮,戴胜亦助能劝耕。

    我念此鸟颇有益,如欲使君劝以行。

    劝耕幸且强职事,劝饮亦冀无独醒。

    杜鹃蜀魄哭归去,小人怀土慎勿听。

    城头春鸠自谓拙,鹊巢辄处安得平。

    高窠乔木美毛羽,哢吭叶底无如莺。

    口中调簧定何益,下啄蚯蚓孰曰清。

    自余多类不足数,一一推本烦神灵。

    我居中土别无鸟,老鸦鸜鹆方纵横。

    教雏叫噪日群集,岂有劝酒花下倾。

    愿君切莫厌啼鸟,啼鸟於君无所营。

    春菢畏雷後,{彀弓下卵}开形已完。

    嫩毛轻染蘖,小掌未全丹。

    见物初能啑,浮波尚怕寒。

    山阴无道士,更长换应难。

    至和癸巳十二月兮,友人语我火犯房。芒射钩钤而拂上相兮,祸非弼臣谁可当。

    昨日闻太宰悟天道而畏忌兮,归卧其第三拜章。

    太宰既不得请而赐黄金百两以为寿兮,谏官御史犹击强。

    明年孟陬临淄公薨兮,果然邦国桡栋梁。

    岂无神医善药以起疾兮,固知禀命有短长。公自十三岁而先帝兮,谓肖九龄宜相唐。

    后由石渠凤阁禁林以登枢兮,俄佩相印居庙堂。

    出入藩辅留守两都兮,其民咏歌盈康庄。官为喉舌勋爵一品兮,经筵讲义尊萧匡。

    年逾顺耳不为夭兮,文字百卷存缣箱。子孙侁侁同雁行,二女贵婿富与杨。

    未知归葬何土乡,临川松柏安可忘。我为故吏摧肝肠,洒泪作雨春悲凉。

    精魄其归于天乎,必为星宿还高张。骨肌其归于土乎,必为蕙芷不灭香。

    墓碑墓铭谁能尽其美,我为欲传万古须欧阳。

    啬夫苟有惠,前世犹立祠。

    既为邦邑长,必欲风化施。

    长松荫公庭,流水循堂基。

    俱可助琴弹,亦足忘事縻。

    况君公侯家,清尚人所期。

    平昔爱山水,兹闻庐岳游。

    远期无逸兴,独往畏湍流。

    举手谢云壑,栖心惭鸟鸥。

    香炉碧峰下,应为一迟留。

    建溪茗株成大树,颇殊楚越所种茶。

    先春喊山掐白萼,亦异鸟觜蜀客夸。

    烹新斗硬要咬盏,不同饮酒争画蛇。

    从揉至碾用尽力,只取胜负相笑呀。

    谁传双井与日注,终是品格称草芽。

    欧阳翰林百事得精妙,官职况已登清华。

    昔得陇西大铜碾,碾多岁久深且窊。

    昨日寄来新脔片,包以{上竹下撩}蒻缠以麻。

    唯能剩啜任腹冷,幸免酩酊冠弁斜。

    人言饮多头颤挑,自欲清醒气味嘉。

    此病虽得优醉者,醉来颠踣祸旲涯。

    不愿清风生两腋,但愿对竹兼对花。

    还思退之在南方,尝说稍稍能啖蟆。

    古之贤人尚若此,我今贫陋休相嗟。

    公不遗旧许频往,何必丝管喧咬哇。

    关于诗人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