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梅尧臣 / 梅尧臣所有的诗词

    茫茫九土中,天网该时秀。

    有凤不收罗,有麟不获狩。

    贤豪为咨嗟,都邑诵琼琇。

    而我当是时,欲见恨未遘。

    忽过广平居,遇子乃邂逅。

    怀中二新篇,幸出洗昏瞀。

    一美韩公子,一语南方寇,

    铿然青琅玕,交戛风雨骤。

    辄用告众多,亦未甚便售。

    固知至珍物,不入市井贸。

    昨朝惊扉鸣,始悟子来扣。

    钜编高贮襟,细卷仍函袖。

    麻衣踏犀靴,再拜谨以授。

    因之重感怆,世德实有旧。

    文体古为徒,家声喜能又。

    其间赞愚辞,愧累将恐诟。

    摩拂李杜光,诚与日月斗。

    退之心伏降,安得此孤陋。

    岂能造春荣,岂解易星宿。

    一身犹寒饥,生未饱蔾豆。

    高高河汉流,肯下借湔漱。

    虫鱼傥无施,捉撮不乖缪。

    聊此慰穷愁,文章终莫就。

    庭前枯石榴,寒雀并清昼。

    逍遥独咏歌,寄翼与报酬。

    昆仑燕子五两岸,雾露薄水平湖寒。

    风帆美满八百里,夕从岳阳楼上看。

    鱼跳鹭立月钩下,星斗烂烂垂栏干。

    羽书不到樽俎里,蛮兵况去荆楚安。

    试寻燕公旧赋笔,磨圭刻碧独可完。

    将去洛南宰,日闻庭下松。

    乱山归四隐,旧墅隔三峰。

    狭谷车能入,春林雨易逢。

    地多椒与漆,货必厚於农。

    蔼蔼荆州几万家,竟持壶酒望高牙。

    里儿尚唱铜鞮曲,耆旧争随画鹿车。

    雄鸭绿头看汉水,肥鳊缩顶出渔查。

    乡人应笑张平子,只有归田赋可夸。

    素手搴幂䍦,柔纤明春荑。转眄动桂叶,阳语启瓠犀。

    阿姊金盛珠,阿妹缫籍圭。吹香袭行路,岂独下蔡迷。

    世人作肥字,正如论馒头。

    厚皮虽然佳,俗物已可羞。

    字法叹中绝,今将五十秋。

    近日稍稍贵,追踪慕前流。

    曾未三数人,得与古昔俦。

    古人皆能书,独其贤者留。

    後世不推此,但务於书求。

    不知前日工,随纸泯已休。

    颜书苟不佳,世岂不宝收。

    设如杨凝式,言且直节修。

    又若李廷中,清慎实罕侔。

    乃知爱其书,兼取为人优。

    岂书能存久,贤哲人焉廋。

    非贤必能此,惟贤乃为尤。

    其余皆泯泯,死去同马牛。

    大尹欧阳公,昨日喜疾瘳。

    信笔写此语,谓可忘病忧。

    黄昏走小校,寄我东郭陬。

    缀之辄成篇,聊以助吟讴。

    悲忧如路去无程,靖节终朝酒自倾。

    苦苦来招为醉伴,西山不使伯夷清。

    侵晓度南薰,禁锺犹可闻。

    春郊微有霰,上苑稍藏云。

    斋馆人相望,官桥路已分。

    宁同鸟乌乐,翔集自成群。

    二蛇志不同,相得榛莽里。

    一蛇化为龙,一蛇化为雉。

    龙飞上高衢,雉飞入深水。

    为蜃自得宜,潜游沧海涘。

    变化虽各殊,有道固终始。

    光武与严陵,其义亦云尔。

    所遇在草昧,既贵不为起。

    翻然归富春,曾不相助治。

    至今存清芬,烜赫耀图史。

    人传七里滩,昔日来钓此。

    滩上水溅溅,滩下石齿齿。

    其人不可见,其事清且美。

    有客乘朱轮,徘徊想前轨。

    著辞刻之碑,复使存厥祀。

    欲以廉贪夫,又以立懦士。

    千载名不忘,休哉古君子。

    常闻河间守,介直天下无。

    选才才且殊,铁网收珊瑚。

    珊瑚得亦难,铁网取亦劬。

    况兹戎马郊,为贰维多谟。

    新春度滹沲,冰上少驰驱。

    关于诗人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