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梅尧臣 / 梅尧臣所有的诗词

    年年泼火雨,苦作清明寒。

    梨花犹半绽,塘水已迷漫。

    愁看日更永,冷漏夜未阑。

    酒沫起玉盏,烛泪生铜盘。

    春衣向来脱,带眼斗觉宽。

    试问彼侠少,何处跨金鞍。

    金行气已劲,霜实繁林梢。

    尺素走下隶,一奁来远郊。

    中黄比玉质,外刺同芡苞。

    野人寒斋会,山炉夜火炮。

    梨惭小儿嗜,茗忆麤官抛。

    此焉真可贶,遽尔及衡茅。

    饮酒众所嗜,未若朋会乐。

    终日不为荒,於时岂多作。

    坐客十余人,七子实棣萼。

    杯行发严令,孰不资善谑。

    巧词剧猱捷,辨机如弩彍。

    醉舌强且迟,罚觥奚屡酌。

    正言讦诡谀,简礼去酬酢。

    迭嘲果与蔬,相呼花间药。

    是非不亲亲,笑语何落落。

    夜归欢有余,孩稚扶仍噱。

    蔡州虽非遐,作书素所懒。

    春风领燕来,得君词款款。

    燕回须在秋,此报莫言缓。

    何日见嵇康,重弹广陵散。

    不如归去,春山云暮。

    万木兮参云,蜀天兮何处。

    人言有翼可归飞,安用空啼向高树。

    同谒未央殿,共沾明主恩。

    冕旒亲日月,蹈舞荷乾坤。

    龙尾三重峻,螭头几级尊。

    德音欣社日,抚语走黄门。

    阴会皆如实,阳开不复存。

    空余破窗月,流影到床垠。

    黄铜弩牙金错花,银阑线齿如排沙。

    上立准度可省括,箭沟三道前直窊。

    其度四寸寸五刻,鋈光历历无纤差。

    蔡侯出此问谁得,往年客遗来琅琊。

    琅琊筑城穿厚壤,既获磨洗争传夸。

    莫知岁月孰制作,精妙近世应难加。

    发机高下在分刻,今人妄射功仍赊。

    愿侯拟之起新法,勿使边兵死似麻。

    雨馀残照在,塘静独行行。荷积水珠重,天收霓帔轻。

    倦禽倚卧柳,聚蚓殢坳泓。帽侧林枝碍,裳褰野蔓萦。

    芡韬园客剥,蒲刃水妖惊。决决流泉活,濛濛夕雾平。

    榴房生蠹落,蛛网害虫成。坎黾无时怒,浑鱼自乐清。

    高台从兽窟,古道有根横。写景未能就,娟娟月上城。

    山携谢公妓,竹似阮家林。

    花发日初暖,鸟啼春欲深。

    朱樱连叶摘,绿酒带醅斟。

    犹想闻歌吹,僧房未暇吟。

    洛阳古道登北邙,河内碧山横太行。

    朝骑快马暮可到,风物人心皆故乡。

    竹林无踪怀阮籍,路傍有家嗟宣王。

    别乘差向二千石,教民惟在亲耕桑。

    关于诗人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