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梅尧臣 / 梅尧臣所有的诗词

    河上风烟爱此邦,吴艘越舸不相降。

    鱼腥矗矗桥边市,花暗深深竹里窗。

    蹴踘渐知寒食近,秋千将立小鬟双。

    年光取次须偷赏,何用功名节与幢。

    当年罢会稽,还郡锦为衣。

    老作龙楼贵,终将凤沼违。

    英魂游岱去,石椁渡江归。

    扬子春风恶,南徐过客稀。

    众帆看屡溺,素舸独如飞。

    始见中郎孝,松门自有辉。

    雨後秋气早,凉归室庐清。

    既摧蚊蝇势,任壮蛩蝉声。

    石榴坠枝熟,苍藓缘阶生。

    闭门且高卧,畏向泥涂行。

    俛作程乡尉,折腰还自甘。

    卞峰晴照黛,霅水晓澄蓝。

    葑上春田辟,芦中走吏参。

    到时苹叶长,柳恽在江南。

    不如无道国,而水冒城郭。岂敢问天灾,但惭为政恶。

    湍回万瓦裂,槎向千林阁。独此怀百忧,思归卧云壑。

    春风不择草,万卉皆发萌。盛夏一长养,秋实俱与成。

    舂粒以蒸炊,刈枯以煎烹。工师调五音,不问咸与韺。

    自取众律和,黍谷动华英。可以荐祖庙,可以陈帝庭。

    良将统万卒,所向若惊霆。战斗众益勇,号令夜益明。

    破敌必拉朽,不见坚阵横。我观欲物际,亦在农力兴。

    我观合奏时,亦在考击并。我观成功日,亦在间得情。

    草木有美恶,造化无喜憎。五声有高下,一致不可评。

    三军用貔虎,不较蚊睫螟。大君设时网,广海无漏鲸。

    磊落黄夫子,为学不自轻。四十登贤科,良贾售百朋。

    得志岂计晚,成名等众荧。旧交半存没,新知慕徒倾。

    老鹤晴一唳,随风无近声。好论古今诗,品藻笑钟嵘。

    欲扫李杜坛,未审谁主盟。我衰百事倦,白首聊穷经。

    两目生昏花,犹胜张籍盲。读书爱日永,秉扇自驱蝇。

    但恶乱我思,非与小物勍。清飙飒然来,喜得如弟兄。

    散帙空堂上,垂冠发星星。载诵尧舜篇,幸今时太平。

    不学遁世士,投竿泛东溟。不袭贪生人,炼气噏日精。

    不羡富贵翁,歌吹满重城。独守萤火光,莫揽蟾蜍晶。

    人生转头间,未免一铭旌。区区逐甘鲜,鼎鼎夸佩缨。

    安知西山饿,熟识绵上耕。彼勿叹凤衰,此正歌鸿冥。

    分合没穷巷,迹涩蹈高闳。妻子易为饱,粟帛不足营。

    岂乏一器饭,岂乏一杯羹。肯为浊河浊,愿作清济清。

    韩愈尝有言,百物皆能鸣。特称孟东野,贫箧文字盈。

    到死只冻馁,何异埋秦坑。今我已过甚,日醉希步兵。

    神仙多羽翼,一一飞蓬瀛。乃知无道气,难可强留形。

    鄙性实朴钝,曾非傲公卿。昔随众一往,或值谤议腾。

    曰我非亲旧,曰我非门生。又固非贤豪,安得知尔名。

    是时闻此言,舌直目且瞠。俄然我有答,贤相持权衡。

    喜士同周公,其德莫与京。我去岂不送,我往岂不迎。

    自为筋力寡,路远艰于行。未若归教子,遗金徒满籯。

    岁月苦易得,颜貌日可惊。身虽厌役役,心亦远硁硁。

    归思吴洲橘,梦忆楚江萍。试看两围棋,白黑何所争。

    朝脱泥涂困,暮失云衢亨。物理既难常,达生重飞觥。

    曾以文豹章,远喻子怀能。曩者忤贵势,悔说乌鸟灵。

    乌灵反见怒,终恨屈此诚。当时语颇错,盍呼为大鹏。

    于兹傥遇之,应解颈颊赪。韵尽意未尽,且用此报琼。

    太守登车时,我病不能出。

    遥期玩海棠,度险马屡叱。

    唯畏行迈迟,恶欲及春日。

    何为爱此花,曾非桃杏匹。

    生红浓复浅,瘦蔕修且密。

    湖傍几十树,雕盘拥新漆。

    酒倾琉璃盆,月上欢未毕。

    县官同远宦,簿领无督诘。

    刻意咏芳菲,追补李杜失。

    山路暗松筱,幽禽语前後。

    上言劝提壶,下言劝酤酒。

    但取醒复醉,莫问升与斗。

    人生朝菌荣,绿发可无负。

    南去晋康郡,风帆几千里。

    辞家上洞庭,落叶过湘水。

    泷吏迎使君,壶浆出蛮垒。

    问俗言未通,观风想先喜。

    曾非异方趣,颇与华人拟。

    期子寄梅花,无由问行李。

    山口风偏急,矶头水似煎。

    喧声殊倦听,逆上正难牵。

    暗石谁愁碍,长途未拟前。

    江心看白浪,卷起大於船。

    关于诗人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