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梅尧臣 / 梅尧臣所有的诗词

    平生天下友,常以道义求。

    良朋既我遘,没齿无怨尤。

    向来六七辈,非可取次俦。

    议论吐肝胆,慷慨从窜投。

    上能同所乐,下能同所忧。

    出处乃一致,颜色无媚媮。

    诗书每博约,文酒时献酬。

    其间最达者,今已问喘牛。

    我如沟中断,不入刀斧锼。

    未忍舍素业,笔墨老更遒。

    岂愿学葛藟,柔弱附彼樛。

    但慕张平子,闲居吟四愁。

    譬若种香兰,幸勿忧臭莸。

    顾兹发向衰,仕路行将休。

    自甘贫贱死,肯作儿女羞。

    夷齐何其清,尚饿不食周。

    末途逢元珍,果然知品流。

    当时守南方,非是寡筭筹。

    城空无一兵,有智欲谁诹。

    直令韩彭处,奚所施善谋。

    在法责固深,屈辱凡几秋。

    无人一引手,落穽穷更幽。

    乃以诗战我,摐摐排利矛。

    用以以击少,左旋而右抽。

    困蹙全夺气,奔降且无由。

    孰意吾晚节,获奉君子游。

    宴屡接其席,行屡接其輈。

    遂使西归航,岸泊独淹留。

    张侯喜闻馆,坐久月影收。

    烛尽继以薪,夜分方还舟。

    自古贤与愚,一一为冢丘。

    定知不可免,安用计短修。

    会须举杯杓,亦莫忘歌讴。

    勇为江海行,风波曾不惧。

    但欲寻名山,扁舟无定处。

    南有鹏若鴞,嶮有石若锯。

    毒草见人摇,短狐逢影怒。

    不遐尚苦乖,更远饶瘴雾。

    东土乃滨海,蜃鼍仍可怖。

    壳物怪琐屑,蠃蚬固无数。

    咸腥损齿牙,日月复易饫。

    二方既若此,往矣无久驻。

    竟当西北来,醇酎炙肥羜。

    夏不厌浆酪,冬不厌雉兔。

    勿言专口腹,口腹人所务。

    天台信奇伟,石桥非坦步。

    庐岳趣最幽,饥肠看瀑布。

    此致虽为高,实亦难久慕。

    君行听我言,不听到应悟。

    河上纬萧人,女归又织苇。

    相与为蚕曲,还殊作筠篚。

    入用此何多,往售获能几。

    愿丰天下衣,不叹贫服卉。

    哀忧向二年,朋戚谁与书。

    敢意大丞相,尺题传义庐。

    从来凤凰鸣,不厌寒竹疏。

    茂林多翔鸟,要路盛高车。

    穷巷一如此,江深无鲤鱼。

    买得吴门宅,归来自种花。春风未歌彻,东岱已魂赊。

    昔作千年调,今为一日嗟。人将镌美德,磨石取江沙。

    沙穴石窦无限泉,此泉缘底名不灭。

    庶子去来多少年,依旧清心共泉洁。

    汉仪后亲蚕,采桑来茧馆。

    云母饰车上,钩笼载车畔。

    援条露已乾,受叶日将晏。

    为言天下妇,兹事不可慢。

    天衢车马迹,急若机上梭。

    义虽平生笃,不越一再过。

    夫子累顾我,言归泛长河。

    得邑美建业,风流犹可歌。

    依稀江令宅,秋草应更多。

    五题谁复咏,锺蒋与嵯峨。

    上襏与下襫,青蓑苦能织。

    晓披春雨来,晚晒阳坡侧。

    蔽身常自足,冲湿曾为得。

    任从野风吹,已敌寒蓬色。

    芝旭驰名世有孙,大书如晓过秋原。

    长松怪柏皆成炭,豫氏观傍不解吞。

    关于诗人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