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梅尧臣 / 梅尧臣所有的诗词

    慕君才行美,风义亦倜傥。

    在远恨未逢,既近不屡往。

    非以近为轻,恃易遂成曩。

    倏为东牟守,别我驻征鞅。

    又作千里遥,依然复怀想。

    昔闻之罘山,秦碑元有两。

    一存东顶中,一在西顶上。

    篆实丞相斯,缺剥不可仿。

    愿言试历览,闻见欲以广。

    海晴望石桥,神仙事欻怳。

    始皇安得长,阴怪役罔象。

    桥断水无涯,焉知有方丈。

    迩者地出金,发掘怀沃壤。

    良民皆逐末,兹事谁用长。

    凡为二千石,唯在劝耕纺。

    幸君经术高,教化人所仰。

    寒溪翠拖碧玉带,苍山晴卧蜕骨龙。

    水边苦竹抽肥笋,石上老蕨拳紫茸。

    泊船系缆宿明镜,昭亭庙古攒瘦松。

    阴风雨电潭心起,云遮北岭如墨浓。

    田秧浸绿白鹭立,内史出喜嘉宾从。

    昔时谢公来赛神,兰肴作椒金作锺。

    联诗姓何名已失,板蠹粉落虫鸟踪。

    我乡复传召南化,磨镂黑石君亦逢。

    世人何恶死,死必胜於生。

    劳劳尘土中,役役岁月更。

    大寒求以{左日右奥},大暑求以清。

    维馁求以饁,维渴求以觥。

    其少欲所惑,其老病所婴。

    富贵拘法律,贫贱畏笞榜。

    生既若此苦,死当一切平。

    释子外形骸,道士完髓精。

    二皆趋死途,足以见其情。

    遗形得极乐,升僊上玉京。

    是乃等为死,安有蜕骨轻。

    日中不见影,阳魂与鬼并。

    庄周谓之息,漏泄理甚明。

    仲尼曰焉知,不使人道倾。

    此论吾得之,曷要世间行。

    木锁初开水上城,竹篱深闭日光生。

    青苔井畔雀儿斗,乌臼树头鸦舅鸣。

    世事但知开口笑,俗情休要著心行。

    是非不道任挑挞,唯忆当时阮步兵。

    古来多贵色,殁去定何归。

    清魄不应散,艳花还所依。

    红栖金谷妓,黄值洛川妃。

    朱紫亦皆附,可言人世稀。

    中流清且平,舍楫任船行。

    渐近鹭犹立,已遥村觉横。

    何妨绿樽满,不畏晚风生。

    屈贾江潭上,愁多未适情。

    上人南方来,手抱伏牺器。

    颓然造我门,不顾门下吏。

    上堂弄金徽,深得太古意。

    清风萧萧生,修竹摇晚翠。

    声妙非可传,弹罢不复记。

    明日告以行,徒兴江海思。

    食蠹非嫌蠹,声来古木高。

    谁将琵琶弄,写入相思槽。

    野荠不堪食,芜菁今正肥。

    夏畦人所病,老圃方可窥。

    乳雀争衔蝶,鸣鸦各护儿。

    於陵岂复有,空学桔槔为。

    犬吠知船解,村墟尚闭门。

    霜泥黏缆尾,冰水阁潮痕。

    撇撇鸊鹈去,纤纤舴艋昏。

    梅湖到不远,寄信向田园。

    关于诗人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