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梅尧臣 / 梅尧臣所有的诗词

    赬泥墨印几壶醁,将慰穷途阮步兵。

    一夜临流对明月,举杯愁听雁来声。

    古史书不足,磨璞镌美辞。

    周宣石鼓文已缺,秦政峄山字苦隳。

    西汉都无半画在,黄初而上犹得窥。

    下及隋唐莫可数,奇言伟迹恐所遗。

    信都力黏大小轴,集十为秩仍第之。

    随目证讹甲癸推,青编是非皆究知。

    有益於古今不疑,碑虽灭绝事弗移。

    後人览录尚若披,信都用意无穷期。

    天灰地烬乃终毕,信都信都名愈出。

    十年不出户,世事皆划锄。

    时无车马游,焚香坐读书。

    有堂曰粹隐,惟见安且舒。

    心远迹非远,岁月速轮舆。

    寓目暂为实,过者即为虚。

    譬若开是室,终日於此居。

    欲问昨日事,已觉今日疏。

    明朝却视今,复与前何如。

    聊悟此中乐,犹观濠上鱼。

    吴姜渍吴糟,越茗苞越箨。

    咀辛聊案杯,啜味可奴酪。

    但拜故人贶,何言为物薄。

    我心易厌足,不比填沟壑。

    孤素发残枝,非关比众迟。

    殷勤胜菖叶,重叠为农时。

    已先群木得春色,不与杏花为比红。

    薄薄远香来涧谷,疏疏寒影近房栊。

    全枝恶折憎邻女,短笛横吹怨楚童。

    坠萼谁将呵在鬓,蕊残金粟上眉虫。

    十片寒湖滑,千秋白浪根。

    苍苍古崖色,叠叠老苔痕。

    欲象巨鳌顶,俯当科斗盆。

    唯愁作险说,平地起昆仑。

    有酒不病饮,况无菖蒲根。

    空怀楚风俗,角黍吊沉魂。

    我今过五十,万事日消磨。

    熟识世间寡,故交泉下多。

    叶秋知易陨,松耐竟如何。

    尝亦悲前哲,荒坟野鼠窠。

    枯藤垂溪水已消,溪水溅溅石间乱。

    潭静鸟呼人渡时,鸟惊人语来还散。

    关于诗人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