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方回 / 方回所有的诗词

    尔来画工工画花,俗眼所识惟纷华。

    牡丹百卉哄蜂蝶,芙蓉鸳鸯相交加。

    大为屏帐小卷轴,堆红积绿供□奢。

    高人瞥见付一笑,妇女小儿争惊夸。

    我爱杨君画山水,要自胸中有妙理。

    巴东巫峡猿夜鸣,洞庭潇湘雁秋起。

    皓月明河万里天,淡墨扫成顷刻耳。

    旧与结交三十年,今老而归识其子。

    是父是子皆诗人,每一相逢佳句新。

    西风萧寺父谓子,写此前朝朝士真。

    自言画是作诗法,状貌之外观精神。

    忽似老夫对明镜,翛然雪鬓乌纱巾。

    野态愁容本难画,问言何得此奇怪。

    得诸苦心熟在手,郢人斤斧由基射。

    腰围不用黄金带,象笏紫袍贫已卖。

    只消结束作樵翁,看山独立长松下。

    大杨居士醉曰然,小杨居士呼来前。

    眉间更着□毫一,缥缈诗仙仍酒仙。

    汝不逢我作郡年,此直当酬百万钱。

    今既无此无可言,聊复赠之歌一篇。

    久谓兵当解,何知战未休。

    属方甜笋蕨,遽已艳葵榴。

    秋崖劲笔敌黄陈,贽卷当年许望尘。

    十载江湖春雁断,万山烟雨石羊新。

    余生敢忘尊前话,先正曾同席上宾。

    今日相逢两家子,可无努力继前人。

    乐土丰年旧观不,使君心事最相关。

    只因标致清于水,便有声名重若山。

    一室炉香书史畔,万家杯酒管弦间。

    汉庭选表虚公府,白玉鸣珂未许攀。

    登高见佳句,意会无非诗。

    顾视不即收,顷刻已失之。

    老树踞崖石,腹空犹有皮。

    顾此有何限,爱玩频嗟咨。

    侍者一童子,髧如枯发垂。

    从我仅一饱,万事无所知。

    岂不亦怪我,徘徊将奚为。

    三百年来工五七,追雅媲骚谁第一。

    独闻彭城陈正字,向来得法金华伯。

    终古不朽语言在,以诗教人人不识。

    善学少陵而不为,殆如孟子不言易。

    世人往往谈神仙,便欲插翅登青天。

    邀寻道士学服饵,朝呼暮吸夜炼煎。

    换骨一语曾未悟,未办黄庭修内丹。

    俗流无骨但有肉,虾蟆敢竞骊龙先。

    姚合许浑精俪偶,青必对红花对柳。

    鹄乃类鹜虎胜狗。由陈入黄据杜坛,

    当知掬水月在手。后生可畏尝闻之,

    君友何人师者谁。双井白门浣花脉,

    实字用正虚用奇。郁轮袍曲异筝笛,

    藐姑射姿无粉脂。梯危磴绝不可近,

    乐莫乐登高,亦复悲莫悲。

    乐兮携佳人,樽酒相追随。

    惨惨古戍暮,烟寒秋角吹。

    悲从此中起,孤游偶臻兹。

    城南百尺楼,前是未有这。

    城外两三冢,新葬复是谁。

    往者已足鉴,百世悬可知。

    科斗何年变篆字,至秦程邈翻为隶。

    今人但习真草行,谁会六书三耦意。

    篆所最难柱与圈,学打一圈费三年。

    岂容臆决蔑师授,汩没形象迷傍偏。

    九江法帖钟鼎刻,兵火以来犹可得。

    人间亦有说文本,臣翱反切臣锴释。

    朱生赠我古印章,奎躔壁度森开张。

    自言少小嗜此艺,意俗径上阳冰堂。

    细观刀笔最佳处,颇识传笺通训故。

    苟焉糊口栖此身,元来亦是知书人。

    自从丧乱来,懒复治生事。

    行行过田家,因之动幽意。

    早稻青已黄,晚稻亦垂穗。

    霅霅割稻声,自与割草异。

    是时秋欲半,蒲柳风日脆。

    儿卧牛自行,客熟犬不吠。

    螃蟹出篱间,茅茨临水际。

    使吾劣有此,亦足活老稚。

    宦学四十年,进退两不遂。

    扶犁手尚可,奈无可犁地。

    明年公七十,我老眉亦厖。一会岂易得,招呼酒盈缸。

    慷慨上高城,恻怆临大江。雪水倾蜀峡,烟树连淮邦。

    风景故不异,愁心私自撞。

    关于诗人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