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易顺鼎 / 易顺鼎所有的诗词

    渐深烟困柳,密雨妨花,小院如秋。过了收灯节,问正三二月,可似杭州。

    东风不情不绪,吹起一分愁。把选梦年华,盛娇影事,淡抹轻勾。

    名流。剪诗翠,坐竹里帘栊,黄月藏钩。寂寞蛮江道,但新巢换燕,旧舸寻鸥。

    红阑夜寒敲句,箫谱倩重修。算万里游仙,春山瘴碧中有楼。

    瘦马行秋遍。镇悤悤、庾郎愁老,长卿游倦。回首秦楼箫声冷,锦瑟华年一箭。

    料衫上、舞红都变。宿酒醒时嘶骑晓,记绿杨残月江南岸。

    春去也,杜鹃唤。

    缃桃谢后歌尘散。枉逢人寻消问息,断鸿难倩。辜负萧娘临歧语,薄命累侬书剑。

    更休赋、梨花秋苑。凉到天涯双鬓影,笑西风也自飘零惯。

    又吹落,碧云片。

    情波翠远,情天碧窈,鍊石灵娲难补。神仙何事两飘零,算多此、今宵一聚。

    璇宫兔杵,璇闺鸳杼。等是伤心儿女。细思毕竟胜姮娥,但守定、冰轮终古。

    天外帆如坐。误几度、画阑凝望,归期都左。龙笛何人吹变徵,不是潇湘旧些。

    已闭了、骊宫无和。打入篷腰和梦响,冷移衾、又道船窗破。

    算更比,浪花大。

    前村卖酒扁舟过。最模糊、水边红树,一层风裹。野岸荒寒潮退后,对影渔翁两个。

    有沙鹭、冻拳苔座。触我少年飘泊感,记迷离、绿颤空江火。

    也曾向,舵楼卧。

    滚滚江流萧萧秋。荻苇寂寂汀洲。江上青山,已都愁老,还劝人愁。

    新亭涕泪难收。对风景依然楚囚。四海为家,六朝如梦,一样神州。

    向吴头听笛,楚尾呼镫,万里风烟。一宿金陵渡,正乌啼潮落,白下门前。

    几多六朝幽恨,分付隔江山。也愁见而今,江城壁垒,海国楼船。

    飘然。未归去,怅艳冶销磨,客里山川。秋信浑如此,怕翠眉颦柳,红泪凋莲。

    水天二分,凉月照我共无眠。问冉冉秋星,可能飞到伊鬓边。

    吴市山塘,秦淮水阁,秋星同一分野。客袖啼红,奚囊背锦,赢得诗愁满马。

    多少尊前恨,对如此、江山慵写。月明吹笛青溪,蒋侯闲共情话。

    惆怅赋别苏台,空泪泫金城,丝柳重把。六代衣冠,百年任务,祇剩夕阳梅冶。

    酒醒浑无语,但梦逐、潮声东下。甚日西廔,挑灯还说今夜。

    游。楚尾吴根遍访秋。心事悄,夜夜望牵牛。

    藕丝国里,对湖山况有,同舟仙侣。谁把六朝金共粉,散满烟汀无数。

    断苇牵衣,瘦菱飘桨,万叶声催雨。无人寻到,白鸥来赠秋句。

    小艇摇入波心,花深不见,莫是逢仙去。惆怅莲歌何处听,惊起沙禽眠浦。

    红浪连天,绿云如海,多少香魂住。刘郎老矣,再来应恐迷路。

    关于诗人
    易顺鼎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