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晁补之 / 晁补之所有的诗词

    斜日东风深院。绣幕低迷归燕。潇洒小屏娇面,仿佛灯前初见。

    与选筵中,银盆半拆姚黄,插向凤凰钗畔。微笑遮纨扇。

    教展香裀,看舞霓裳促遍。红飐翠翻,惊鸿乍拂秋岸。

    柳困花慵,盈盈自整罗巾,须劝倒金盏。

    山外圆天一镜开,山头云起似浮埃。

    松吟竹舞水纹乱,坐见溪南风雨来。

    次公恶醒狂,得酒要自浊。病闻南邻邀,不往亦踊跃。

    空床成展转,假寐风雨恶。中虚气袭逆,妄梦时可愕。

    每惭张隐居,凌旦发囊药。晓来天境清,日出鸟语乐。

    家人语南轩,青杏已可嚼。复云竹斋前,阶戺有迸箨。

    欣然欲举手,纱帽未能著。平生李夫子,相得怀抱廓。

    何当戒长须,夙驾慰寂莫。杯杓恐不胜,快语聊一噱。

    炎歊暂卧北窗凉,更觉甘如饭稻粱。

    宰我粪墙讥敢避,孝先经笥谑兼忘。

    忧虞心谢知更雁,安稳身如挂角羊。

    要识熙熙不争竞,华胥别是一仙乡。

    仲子甘心织屦避万锺,渊明不肯折腰为五斗。

    一年鸿雁识来往,终日沐猴何去取。

    甥诗意慕两君闲,读书要在存心久。

    平生所谈性命奥,长弃不忧金石朽。

    我今颇习鹙子定,犹复晨朝怖头走。

    刳心先拟谢声名,不作羊邹凄岘首。

    云梯雨矢集无方,我已心灰同墨守。

    恐甥自是禹门鳞,未可潜逃入吾薮。

    琢磨晚觉孟光贤,畏我放言时被肘。

    甥能锄我青门瓜,正午时来休老手。

    白云自非桃李族,阳春且止听黄竹。

    江风吹苇暗天地,鸥鸟纷纷起追逐。

    请看万瓦变璠玙,平日尘寰无此屋。

    闲居幽事亦堪论,小迳苗生土增沃。

    平生杜元凯,学问光奕世。

    戚联帝室未要论,烜赫功高羊叔子。

    赤霄翔舞须威蕤,孔翠文章岂其累。

    崇台作山池作湖,富贵所要声名俱。

    酒樽诗句得过薄,小隐山城殊未疏。

    曹侯词翰诸公客,惯听清歌耳倾侧。

    天闲两骥看追风,晴轩忽下饮河虹。

    拳毛妙画不可见,颜公笔精如对面。

    邓张不醉无揽辔,烧烛林间鹊飞起。

    第语曹侯继张燕,邻榼如渑不忧浅。

    归去来兮,吾无以归奚以归。

    既身不足以任责,畏首尾而心悲。

    慕往昔之经世,嗟吾力之莫追。

    彼辞位而灌园,岂吾今之独非。

    雨冥冥而荷笠,榛莽莽厕褰衣。

    我行野而视天,觉宇大而身微。

    乃矜虻蚷,止驱息奔。

    背隍筑室,面坂植门。

    三绶从褫,图书尚存。

    忘瓠落之可忧,比浮海之为樽。

    跞太初而游意,弊无极而雕颜。

    反国蜗而自足,俯巢幕而亦安。

    解予辔之沃濡兮,脱予牵之间关。

    识鸟鸣而物华,陶阳气以流观。

    悟息渊而消枝,亦墐户而俱环。

    惟文字之幼工,则虽老而桓桓。

    归去来兮,彼河滨之善游。

    或往学而丧生,复里粮其安求。

    善陶生之逹情,不与世兮同忧。

    实迷途其已远,惧斯人之莫畴。

    或待兔守株,或遗剑刻舟。

    虽成事之不说,聚悔踰于山丘。

    庶西方之至言,聊反闻而逆流。

    守一静而为君,亦何往而不休。

    已焉哉,一书一夜成四时。

    子之叹川逝不留,颓光不可使东之。

    韩终王子乔,汗漫难与期。

    俯寸田之荆棘,曷不旦耘而暮耔。

    悲在堂之蟋蟀,惭不乐于唐诗。

    悟死生之如梦,亘今古而无疑。

    吴歌白纻怨芳菲,肠断怀王去不归。

    陌上如今小花伴,山前山后白鹇飞。

    云母蛮笺作信来,佳人陌上看花回。

    妾行不似东风急,为报花须缓缓开。

    关于诗人
    晁补之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