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全

    还客莫思家,客行方远道。

    还家自有时,空使朱颜老。

    禁城春色暖融怡,花倚春风待客归。

    劝君还家须饮酒,记取思归未得时。

    中渡桥边十里堤,寒蝉落尽柳条衰。

    年年塞下春风晚,谁见轻黄弄色时。

    尧夫大雅哲,禀德实温粹。霜筠秀含润,玉海湛无际。

    平明坐大府,官事盈案几。高谈遣放纷,外物不能累。

    非惟席上珍,乃是青云器。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

    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余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

    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欧阳修记。

    赐饮初逢禊节佳,昆池新涨碧无涯。

    九门寒食多游骑,三月春阴正养花。

    共喜流觞修故事,自怜双鬓惜年华。

    凤城残照归鞍晚,禁御无风柳自斜。

    得归还自叹淹留,中渡桥边柳拂头。

    记得来时桥上过,断冰残雪满河流。

    把酒花前欲问他。对花何吝醉颜酡。春到几人能烂赏。何况。无情风雨等闲多。

    艳树香丛都几许。朝暮。惜红愁粉奈情何。好是金船浮玉浪。相向。十分深送一声歌。

    子聪江山禀,弱岁擅奇誉。

    盱衡恣文辩,落笔妙言语。

    胡为冉冉趋,三十滞公府。

    美璞思善价,浮云有夷路。

    大雅恶速成,俟命宜希古。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皇甫辉、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辉、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清流关前一尺雪,鸟飞不度人行绝。

    冰连溪谷麋鹿死,风劲野田桑柘折。

    江淮卑湿殊北地,岁不苦寒常疫疠。

    老农自言身七十,曾见此雪才三四。

    新阳渐动爱日辉,微和习习东风吹。

    一尺雪,几尺泥,

    泥深麦苗春始肥。老农尔岂知帝力,

    听我歌此丰年诗。

    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