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全 / 劝学
  • 劝学

    七闽四海东南曲,自有天地惟篁竹。

    无诸曾拥汉入秦,归来依旧蛮夷俗。

    未央长乐不诗书,何怪天涯构板屋。

    人民稀少禽兽多,云盘雾结成烜燠。

    楼船横海未入境,淮南早为愁蛇蝮。

    自从居股徙江淮,鸟飞千里惟溪谷。

    经历两世至孙氏,始闻种杏匝庐麓。

    依然未识孔圣书,徒能使虎为收谷。

    异端神怪非正学,但可出野惊麋鹿。

    三分南北又几年,匹士单夫无或录。

    开元天宝唐欲中,阑干始见盘中蓿。

    日南韶石出名公,新罗二士非碌碌。

    七闽转海即洙泗,仅有令孜与思勗。

    令人不忍读唐书,不胜林壑溪山辱。

    天心地气信有时,二三百年渐堪目。

    述古大年创发迹,义理文章相接续。

    蔡襄风任獬廌司,陈烈气压龙虎伏。

    介夫当仁意不让,了翁守义穷弥笃。

    天开道统游杨胡,一气北来若兰馥。

    了翁责沈先识程,子容闻风亦知肃。

    剑龙化作李延平,道理益明仁益熟。

    遂生考亭子朱子,撑拓三才开{左亻右上亡下一}育。

    植立纲常鳌戴地,开发蒙昧龙衔烛。

    三胡三蔡与五刘,新安建安知一族。

    直卿幸作东床客,照耀乾坤两冰玉。

    四书才老多有见,楚辞全甫尤能读。

    正叔安卿亲闻道,稍后景元亦私淑。

    礼书身后得直卿,遗经未了留杨复。

    奎宿分野忽在兹,神光秀气相追随。

    灯窗眉宇辙不同,金玉满堂珠万斛。

    遂令四书满天下,西被东渐出九服。

    方将相与作齐鲁,迩微觉忘南梳沐。

    贤良文学偶未设,墙角短檠充何速。

    相看一一皆凤麟,相薰渐渐随鸡鹜。

    古今最重是习气,圣贤为此多颦蹙。

    一落千丈不可回,坚冰都在坤初六。

    诗书自古不误人,明经不但为干禄。

    聪明才智万景春,家国子孙千百福。

陈普其他诗词

    玉果金盘开九州,人间无处匿蛛蟊。

    天孙今夜鹊桥畔,百亿化身难得周。

    尺鲤何曾到贾充,太阿曾拟血王戎。

    泪痕不到沉碑上,似为苞苴走路中。

    一树夭夭灼灼华,满前万善意无涯。

    春风比屋宜家子,谁识枢机在一家。

    伏羲神农黄帝氏,名曰三皇居上世。

    少昊专顼及高辛,唐虞尧舜为五帝。

    夏商周兮曰三代,三王禹汤文武是。

    尧舜传官禹传家,天与人与非私畀。

    夏禹一传启以贤,少康兴夏灭猿豷。

    十有七世于桀王,万汤放桀夏绪坠。

    殷汤应天而顺人,兴王地方七十里。

    太甲太戊及武丁,三宗有商为专美。

    祖乙盘庚亦贤君,三十传纣覆商祀。

    周兴积累由后稷,公刘太王及王季。

    文王大勋武王集,伐纣牧野作牧誓。

    成王嗣位在幼冲,周公辅政天下治。

    成康措刑四十年,几移周鼎幽与厉。

    夷王下堂王室卑,平王东迁春秋始。

    至于威烈春秋终,二百四十二年尔。

    鲁卫晋郑蔡燕曹,姬氏同姓皆兄弟。

    异姓齐楚秦宋陈,春秋列国侯十二。

    其间五霸相继兴,齐桓小白晋重耳。

    宋襄秦穆及楚庄,名曰尊王假仁义。

    战国七雄莫如秦,韩赵魏燕齐楚起。

    秦灭六国吞二周,周祚至於赧王止。

    天王三十有七传,八百余年属周纪。

    秦帝始皇太暴虐,位传二世而已矣。

    汉室龙兴灭秦项,高祖刘邦赤帝子。

    末年国本几动摇,四皓一出回孝惠。

    吕后临朝诸吕反,赖有平勃植赤帜。

    文景之世比成康,武帝好大功伐喜。

    霍光拥昭而立宣,江充诬谮太子戾。

    厥后外戚多擅权,平帝新室莽篡位。

    光武诛莽复中兴,汉为东汉炎运炽。

    明章二帝世所称,至于灵献汉祚替。

    前汉高文武宣朝,后汉光明章七制。

    两汉相传二十四,禅魏曹丕窃神器。

    分为三国魏蜀吴,鹬蚌相持真鼎峙。

    魏则曹丕吴孙权,蜀则先主称刘备。

    魏曹承汉才四传,天下权归司马氏。

    晋室肇兴司马炎,三王追谥昭思懿。

    两三传间至怀悯,群胡云扰如鼎沸。

    五凉前后南北西,四燕前后南北异。

    秦前后西赵前后,后蜀大夏相吞噬。

    东晋元帝都建康,天下南北分形势。

    南则晋宋齐梁陈,北则元魏东西魏。

    北齐后周犹一隅,隋文混一朔南暨。

    平陈禅周隋杨坚,夫何三世隋嗣毙。

    李唐继之纂洪图,高祖太宗成功易。

    武后易唐而为周,仁杰一言回睿意。

    玄宗末战溺杨妃,禄山叛逆为子弑。

    肃宗东征复两京,宪宗见弑陈洪志。

    文宗有才诛克明,德宗猜忌任虑杞。

    太宗玄宗及宪宗,号称三宗商可拟。

    末后难制藩镇强,宦官奉立皆私议。

    唐后迭兴有五代,梁唐晋汉周相继。

    五代五十三年间,后有十国皆僭伪。

    齐楚吴燕汉晋唐,周蜀吴越如蜂蝟。

    宋受周禅握乾符,扫除僭伪皆风靡。

    太祖姓赵都汴京,雪夜常幸赵普第。

    太宗真仁英神哲,历代承平善继嗣。

    至于徽钦金虏来,误国奸臣京与桧。

    高宗南渡宋复兴,建都钱唐歌舞地。

    孝及光宁守偏方,托胄既诛由诸史。

    在位历年四十余,前有仁宗后有理。

    至于度宗宋祚微,皆由平章似道弃。

    建隆德佑十六传,大元一统兴燕蓟。

    乌林侥倖数帆风,便傍吴船向蜀中。

    刘葛关张无寸土,肯容公瑾擅江东。

    百川皆望东,三才同面离。

    半圭崇幼德,六矢志男儿。

    孟子道非高,周公言非欺。

    要须辨方位,乃识穷陬维。

    自从学校废,俗敝柏梁诗。

    英才陆沈尽,卓荦非无资。

    下车众皆悦,苟且遂成痴。

    混澒声一概,沈痼星千期。

    天生紫阳子,缨冠而救之。

    万类始根理,六经初有师。

    立心辨邪正,成德在勤嬉。

    曾参作门户,夫子为根涯。

    有位民物康,在家兄弟宜。

    敬义贯心筠,德业畅根枝。

    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

    不从洒扫起,何以为类推。

    群居不及义,游宴日相追。

    失学莫此甚,一成而百隳。

    时文筑衰末,不直埋马帷。

    六经不勤读,学荒身亦危。

    二刘与三蔡,相牖如埙篪。

    师门赖有嗣,流泽今未衰。

    子孙欲不坠,祖训勤奉持。

    不失伯牙心,不患无子期。

    关于诗人
    陈普

    陈普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